我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2021年初,我市與全國同步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全市33.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一年來,我市強機制、穩政策,脫貧成效更持續。抓產業、促發展,增收渠道更多元。補短板、強治理,振興基礎更扎實,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
我市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乘勢而上,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機制銜接,在全省率先調整成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市委常委及相關市級領導任副組長??h、鄉及行業部門同步調整,確保政令暢通、上傳下達、高效聯動。
鞏固教育扶持成果,實現“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我市資助各類學生38.71萬人次2.25億元,受理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30225人次2.49億元;規劃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28個、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249個。
鞏固健康扶持成果,實現“病有所醫”向“醫有所?!鞭D變。全市監測預警大病、重病人員1.8萬余人次,幫助27.41萬農村低收入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門診重癥慢性病報銷比例、門診重特大疾病報銷比例達到85%,政策范圍內患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縣域內就診率均達到90%。
鞏固住房安全成果,實現從“住有所居”向“居有所安”轉變。2021年,我市及時調整政策適用范圍和補助標準,進一步完善農村危房改造動態監測機制,全年完成268戶危改任務。
鞏固飲水安全成果,實現從“安全方便”向“城鄉一體”轉變。全市加強動態監測,832戶因災飲水受影響問題全部銷號。投資2.93億元開工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9個,維護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64處,受益43.5萬人。
鞏固社會保障成果,實現從“兜得住”向“兜得牢”轉變。全市新增農村低保對象3000余人,臨時救助4661人次563.81萬元,為1082名孤兒、788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保障金1849.4萬元,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2021年以來,我市把牢產業發展關,在持續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同時,重點推進“一縣一園”發展。
全市各地依托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積極推進縣級產業園建設,魯山縣馬樓鄉等5個鄉(鎮)獲批開展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舞鋼市鴿業等4個產業園獲批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郟縣紅牛獲批參建豫西南肉牛產業集群。創建葉縣韭菜等15家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各縣(市、區)也因地制宜探索多種產業發展渠道,取得良好效果。
通過產業發展的帶動,全市實現了脫貧戶和監測戶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脫貧戶人均純收入14852.73元;全市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家庭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5.81%,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2021年,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我市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發展短板弱項;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讓廣大農村更加宜居、更加美麗。
全市完成投資6.3億元建設農村公路437公里,調整農村客運線路44條,新增村級綜合服務點349個,農村公路結網和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各地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文化合作社服務網絡體系。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全市持續開展“三清”行動,建立健全市場化、公司化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持續推進人居環境“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創建活動,創建市級示范村9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