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學習交流促提升 文明新風潤鄉村
10月23日,汝州市文明鄉風建設行動現場推進會召開,通過實地學習、交流研討等方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推動文明鄉風建設走深走實。
學習首站設在溫泉鎮朱寨村。該村在發展香菇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通過開辦“百姓大食堂”,制定紅白事辦理“五不超”標準等舉措,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樹立了文明新風。在紫云路街道鐵爐馬村,道德評議會成為化解鄰里糾紛、促進鄉村和諧的重要力量,會長馬廷芳5年來成功調解糾紛378件,被村民譽為“用一把掃帚掃出了文明鄉風”。米廟鎮石槽王村以石器文化扮靚村莊環境,通過“美麗工坊”編織項目、引進針織廠等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依托讀書會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當天恰逢鐘樓街道拐棍李社區每月一次的“餃子宴”,70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現場其樂融融。該社區還通過為高齡老人送生日蛋糕、周末組織志愿者照料兒童等暖心舉措,著力做好“一老一小”服務,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里。
在隨后召開的推進會上,汝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莊躍躍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就文明鄉風建設行動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詳細部署。鐘樓街道、溫泉鎮、紫云路街道、米廟鎮的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
汝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魏富申強調,要切實增強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總結推廣好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各地實際,在培育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陳規陋習,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充分發揮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的作用,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文明鄉風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汝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和汝州市民政局、農業農村局、婦聯以及共青團汝州市委等單位的負責同志,各鄉(鎮、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及相關村(社區)負責人參加現場推進會。